经常佩戴玉器的玉友们应该都知道,给自己玉器换绳、打结、穿配珠是不可避免的一件事儿甚至可以说是玩玉、佩玉必备的一个小技能了,明月今天就从网上收集了一些相关方面的文字和图片,从选绳、打结、穿希配珠等几个方面给大家图文并茂的展示了其整个过程,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,以后再碰到类似的我也会及时摘录分享给大家的。
选绳篇
首先咱们肯定要学会选绳子,而绳子通常有以下几种。
1、五彩绳
很多玩友喜欢藏式的感觉,那就用这类的绳子吧。一般适合长串,108 的,如果做成手串,因为没有松紧弹力,需要自己打一个平结,用于佩戴时的松紧,平结的打法会在后面说。
2、素绳
一般有两种,一种有弹力,一种没有,弹力的一般细绳用在 108 上,如小叶紫檀的 108 的串,也可以用没有弹力的。大金刚的手串也一般用这个,其实这种素绳子表面有线,比弹力绳子扛用。
3、弹力绳子
一般是女孩子的漂亮手串,为了着色用的,不过橄榄核小籽配上透明的线,也不错,不过建议多股一起用,防止断掉。
强调一点,因为每个绳子的粗细不同,您在自己串珠子的时候,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宝贝的孔的大小配置。
[ad]
打结篇
因为有的玩友有穿珠子专用的钩针,而有的则没有这种工具,所以图解也分两种情况分别讲解。
1、钩针穿三通
当然,因为除了资深串友和商家,一般人不会配备这种专用的三通钩针。这时,可以用细铁丝来穿,也一样可以达到效果:
2、金属线穿三通
1.将珠子串在绳子上,建议双线穿绳结实点,准备好珠子的相关配件。
2.将钢丝线的头部稍微折弯曲点,然后按下图的箭头方向穿入珠孔里
(三通穿好后如上图效果,三通串好之后盖上佛塔)
3、打花结
1.先将绳子对成如下形状
2.捏住刚刚对的形状
3.根据图中方向及编号为顺序,打回向结
4.打第一遍出来的效果
5.按照刚刚的办法打第二遍的花结
6.按如下图的编号和顺序打下第二遍的花结
(打完第二遍花结的效果)
4、凤尾结
1.看图先打个死结,但是不要拉紧,然后一直编下去
2.继续串上来(一)
3.继续串上来(二)
4.得到下图效果的时候,拉下最后的松紧绳拉紧下,效果如图
5.同样的办法穿好另外一边的尾结,最后的效果就出来了
5、平结
平结是一个最古老、最通俗和最实用的结索。是一种编法简单的绳结,但是因为其可以活动调节的功能,在手链、念珠之类的饰品上使用的非常多。
缺点:平结若没系紧,便会松开,或是系得紧,而难解开等缺点,所以平结很少用来连结两条绳索,而是用在完成后不需解开或是连结同一条绳索的两头的时候。
优点:尽管如此,平结所具备的简单确实的优点,仍然使平结在绳结的基本结中占有一席之地。
6、金刚结
挂坠的中间还需要加上隔珠或者背云,这时可能会用到金刚结。
1.取一蓝一黄两根线,用打火机将两根线的一头烧一下对接起来。
2.如图所示,先用蓝色线绕一个圈。
3.如图用橘色线再绕一个圈,然后从蓝色圈中穿出来。
4.将蓝色圈和橘色圈收小。
5.橘色线如图穿入蓝色圈中。
6.蓝色线如图穿入橘色圈中。
7.重复 5 和 6 步骤,再重复前面的做法,编至合适的长度即可完成。
7、吉祥结
吉祥结又称中国结,是古老的汉族手工编织工艺品。在中国是代表吉祥、富贵、平安的含义。
吉祥结八步走:
8、蛇结
1.蓝线绕黄线一周成一个圈。
2.黄线逆时针绕上去,从刚才蓝线绕成的圈里穿出。
3.拉紧。
4.重复以上步骤到合适的长度。
5.完成。
9、团锦结
团锦结的形状特点是圆满美丽,变化多端,其耳翼成花瓣状,类似花形,结体虽小但漂亮且不易松散,可镶嵌珠石以作装饰。在我国传统文化中,"圆"是吉祥和谐的代表,如"团圆"。所以团锦结那如圆月又如锦花般的形状,贴切的表达着团圆美满,锦上添花,花团锦簇,前程似锦的美好寓意。非常适合手持的打结或打算用于悬挂墙上的手串打结方法。
八耳其实很类似:
用右线做 1 套↓
做 2 套包 1 套↓
做 3 套包 1 套、2 套↓
做 4 套包 2 套、3 套↓
用左线做 5 套做 5 套进 2 套、1 套↓
做 6 套进 1 套、5 套↓
做 7 套进 5 套、6 套包 4 套(分解动作)↓
做 7 套进 5 套、6 套包 4 套(完成动作)↓
做 8 套进 6 套、7 套包 3 套(分解动作)↓
做 8 套进 6 套、7 套包 3 套(完成动作)左线也完成了↓
将所有的耳翼向外拉↓
尽量拉紧拉紧后捏住中间的结体进行调整↓
完成耳翼的大小可随心所欲↓
怎么样,方法虽不多,你可学会一二呢?还在为打结犯愁吗,这下学会就可以嘚瑟了吧~
其实“绳结”也是一种传统技艺的,也是一门活到老学到老的手艺,样式可以说是五花八门,大家可以开动想象力任意来创新的,今天本文所分享给大家的其实也都是比较常见的而已,就当是抛砖引玉了,看大家自己的创意了。
还没有人赞赏,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!

- 2¥
- 5¥
- 10¥
- 20¥
- 50¥
本文为原创文章,版权归玉满斋所有,欢迎分享本文,转载请保留出处!
你可能也喜欢
- ♥ 方寸之间的大千世界——玉把件05/01
- ♥ 独山蕴美玉 瑰宝生新辉02/17
- ♥ 玉雕创作中传统工艺和现代审美的关系02/09
- ♥ 肉眼识别翡翠的方法汇总12/01
- ♥ 品鉴和田玉 你可能忽视的五大细节06/07
- ♥ 珠宝玉器鉴别秘诀请认准这七步骤11/21
最近写不错的啊,加油吧
@Win7en乐园多谢支持,欢迎常来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