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说文》中解释:”鞲,臂衣也”。鞲最早用皮革制作,射箭时用的。射过箭的人都知道,如果用右手射箭的话,拉开弓以后,左臂非常容易受伤,所以要用皮革包裹胳膊,起保护作用。辽人非常喜欢训鹰,利用鹰去捕获猎物。鹰在飞回落在主人胳膊上的时候,非常容易抓伤主人,因此辽人发明了硬度较高的玉臂鞲,作为胳膊的护具。由于非常少见,最早考古人员也不知道它作何用途。
https://v.qq.com/x/page/o0142592m6v.html
渎山大玉海在制作时,有个配套的底座。万历七年,底座随之一起流散。乾隆年间,渎山大玉海回来了,但底座没有一同搬来。估计当时有人偷懒,觉得东西太重,就没搬。今天这两个东西还不在一块儿。这个底座今天在哪儿呢?在北京的法源寺,一直搁在那儿。它上面搁了一个清代的石钵。元代的玉瓮底座上面搁了一个清代的石钵。乾隆十年是 1745 年,到现在 250 年过去了,玉瓮和底座还没团圆。以后有没有机会,也未可知。
参考文字版『马未都说收藏玉器篇之七:马背民族 春水秋山』
还没有人赞赏,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!

- 2¥
- 5¥
- 10¥
- 20¥
- 50¥
本文为原创文章,版权归玉满斋所有,欢迎分享本文,转载请保留出处!
你可能也喜欢
- ♥ 马未都说收藏玉器篇之十:典章文物 精神力量05/31
- ♥ 看马未都收藏三得 品玩玉之道03/08
- ♥ 马未都说收藏玉器篇之三:谦谦君子 比德于玉05/23
- ♥ 马未都说收藏玉器篇之八:良工巧匠 如意吉祥05/30
- ♥ 『视频』马未都说收藏之玉器篇:真假美玉05/18
- ♥ 『视频』马未都说收藏之玉器篇:隋唐辽金话美玉05/15